宁寿宫, 太后和佟贵妃看到小阿梨在那边转圈,听到小阿梨问她们她的衣服好看不好看,她们当然说好看。
“我们的小阿梨很可爱, 好看。”太后笑着道, “这么好看的衣服, 可以多做几件。”
“小阿梨喜欢, 当然要多做几件。”佟贵妃非常乐意给小阿梨多做几件衣服。
当德妃等人得知佟贵妃去太后那边, 还得知小阿梨也去了太后那边后,她们没有想着去太后宫里。去的人多了,就没有意思了,也达不到效果。
德妃没有过去,倒不如等小阿梨下一次进宫再去。
“贵妃的动作倒是快。”德妃感慨。
“贵妃娘娘膝下无儿无女的,难免要多讨好太后娘娘一些。”嬷嬷道。
“什么讨好太后, 她在讨好小阿梨。”德妃道,“有小阿梨在,皇上又岂会轻易废了太子。”
皇帝没有废太子, 二阿哥能稳稳当当地当太子。等到以后,太子成为皇帝, 佟贵妃现在对小阿梨好一些, 皇帝高兴,太子也高兴。
佟贵妃确实无儿无女,可佟贵妃懂得找后路。
德妃没有过多去接近小阿梨,那是因为她知道四阿哥时常去找太子,四阿哥依旧站在太子那边。那么她就没有必要多接近小阿梨, 没有必要画蛇添足。
若是她多去找小阿梨,怕是也没有那么好。
她们这些人去找小阿梨总不能空手去吧,总不能每一次都是送别人做的东西, 难免还得自己做。去的次数多,有的东西就显得没有那么珍贵。
德妃也知道去得少,小阿梨就不大可能记得她们。可后宫不是说多去少去,有的事情没有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。
要是全后宫的人都时不时去找小阿梨,小阿梨厌烦了,皇帝必定也会生气。后宫的那些地位低的妃嫔,她们根本就不敢随意往小阿梨的身边凑。
“把本宫前两日得来的缎子送到四阿哥府。”德妃道,“也该给四福晋肚子里的孩子做几件衣裳。”
四福晋吃了小阿梨的果子,身体才那么好。那么四福晋应该多买小阿梨的果子,四福晋还可以去荣宁公主府看看小阿梨。
男人在前朝,女人在后院,女人也能发挥一些作用。
“是。”嬷嬷应声。
八阿哥府,八阿哥把书带回家之后,立马召集人来看那两本书,看看他们能不能看出那些文字是什么文字。
“有的字猜一猜,还有可能知道。”
“这是什么字根本就看不出来。”
“这上面还有花,什么图,这是字吗”
那些人根本就看不懂书上的那些内容,也不知道怎么做。
上面图片画着的水稻之类的,是否有别的意思,那些人也不明白。
八阿哥早就做好心理准备,可当这些人说认不出上面的字后,他还是很失落。
高产的水稻、小麦那就是巨大的诱惑。
要是太子研究出这些东西来,那么百姓们必定都站在太子那边,那些人必定觉得太子很好,因为太子让他们填饱肚子。
“仔细看看,能不能看出来”八阿哥又问。
“看不出来。”一个人摇头,又一个人摇头。
他们是真的看不懂那些文字,若是他们能看懂,早就说了。那些文字又不是能瞎猜的文字,他们不可能为了得到八阿哥的一句好就瞎说。
“这书是哪里来的”有人问。
“小阿梨拿出来的,说是涉及高产水稻、小麦。”八阿哥道,“若是让太子研究出来,那么你们你们都无用了。”
八阿哥不想让太子先研究出来,他想着太子到时候怎么让那些人认字。太子不可能只找一个人,太子必定要找多个人,总有人能被收买的。
八阿哥就怕小阿梨把一些书藏起来了,小阿梨只给两本书,没有给全所有的书。他们只拿到一部分书,那么他们什么都不知道。
而九阿哥看到那些书陷入了沉思,“会不会是很古老的文字”
“不大可能,越古老的文字越复杂。”有人这么说,“便是有简单的,跟这些也不大相似。”
“那是国外的”九阿哥小时候生病,吃了传教士的药好了,他就很喜欢跟那些外国人打交道。他还跟外国人做生意,总体来说还是做得相当不错的。
九阿哥知道有一些外国的文字跟汉字差不多,就想着会不会是国外的文字。
“不如,请一些其他的人来看看。”九阿哥道,“抄几张,让那些人瞧瞧。”
九阿哥认为还是得多想想办法,如果是外国文字的话,那么挺好的,至少能认得。如果不是外国文字,那么他们就想办法从太子那边下手。
他们都明白小阿梨给出来的书的文字不大可能是国外的文字,但是他们还是决定试一试,万一成了呢。
九阿哥不可能让那些外国人到八阿哥府,九阿哥就是在外面见那些人,把抄好的纸张给他们看。
“no,no,不是,不是。”欧洲来的传教士摇头,他们的文字跟这些文字相差特别大,根本就不可能是,“东方文字,东方文字。”
传教士基本都说那些文字是东方文字,不是西方文字。
于是九阿哥就去找东方国度的人去认那些文字,那些人精通本国的文字,也懂得汉字。
“不是。”东方的那些国家的人一个个也说他们都不知道。
有人本来想骗一骗九阿哥的,却发现有的纸张上的文字是一样的,当他说认识其中一张纸上的文字,九阿哥就让他认一认另外一张纸的。他根本就不知道那些文字是什么,他更想说让他带回去研究一二。
当九阿哥听到那些人说要吧纸张带回去研究,他就知道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纸上的文字是什么文字。既然这些人都不知道,那么他就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。
一连两天,九阿哥都在找那些人认字。
九阿哥找人认字的事情传进了皇宫,皇帝不是很高兴。
皇帝认为九阿哥那么做,就等于告诉其他人大清朝有宝物。
“最近天冷了,就让九阿哥先待在府里暖暖,就别到处跑。”皇帝道。
“嗻。”梁九功连忙让人去给九阿哥传话。
皇帝那么说就等于变相禁九阿哥的足,梁九功想这也不怪别人,九阿哥的动作太大了。
翊坤宫,当宜妃得知皇帝禁足九阿哥的时候,她不大敢相信,又特意问了人。
“怎么回事”宜妃问。
“说是天冷,让九阿哥待在府里暖暖。”嬷嬷道。
“天冷了又如何,小阿梨都能四处跑,怎么我儿就不能了”宜妃皱眉,这里面到底是什么问题,怎么好端端的,九阿哥就被禁足。
宜妃可不想自己的儿子被禁足,在小阿梨出生后,她就被禁足,没有参加成那一年的除夕宴。这一次,宜妃没有多去折腾,不想再一次被禁足,谁能想到九阿哥那边却出事了。
可惜她在宫里,又不能到九阿哥的跟前。
宜妃头疼,她只能找来了五阿哥。五阿哥是她生的,可五阿哥从小就在太后的跟前长大。五阿哥更听从太后的话,他一向不多管其他阿哥争权夺利的事情。
当五阿哥来到翊坤宫,他见宜妃一脸头疼的模样,他就知道宜妃是为了九阿哥。
“额娘。”五阿哥恭恭敬敬地给宜妃行礼。
“你弟弟是出了什么问题”宜妃不好跟其他人打听,他们在宫里打听,不一定就能打听出来什么消息。而五阿哥住在宫外,宜妃相信五阿哥多多少少应该知道九阿哥的事情。
“九弟把小阿梨拿出来的书给传教士看,给其他番邦的人看。”五阿哥倒是知道这一件事情,九阿哥的动作不小,那么多番邦国家的人去认那些字。
不只是五阿哥知道,四阿哥等人都知道。
五阿哥认为九阿哥这一次栽得一点都不冤枉,要不是九阿哥把那些纸张拿出去让那么多人认,皇帝就不可能知道。
当日上朝时,小阿梨扔下那么多本相同的书。这说明小阿梨没有把这些书当作是秘密,可是小阿梨是在那些朝臣面前扔的书,那些朝臣总不能随意把书送给外国人吧。
涉及高产水稻和小麦的书,那就不是普通的书。
皇帝不可能让这些书随意流出去,至少要在本国研究出高产水稻和小麦的时候,才能让其他番邦国家拿到那些书。九阿哥一开始就那么折腾,皇帝怎么可能高兴。
哪怕那些番邦国家的人根本就不认识那些字,这不代表九阿哥就能那么做。
要是皇帝不管,那么到了以后,是不是小阿梨拿出一样东西,那些人就能随意拿出国外了
九阿哥踩线了
“什么”宜妃睁大眼睛,她张张嘴,想要说这没有什么。可她知道这一件事情绝对不是什么小事情,否则,皇帝不可能因为这一件事情就让九阿哥禁足。
“那是小阿梨的书。”五阿哥再一次强调,“目前,那些树苗,番邦人也有买。但是距离远,他们带回去,不一定就能养活。到了港口,也许他们还得留下那些树。”
五阿哥暂时没有看到有人阻止那些人买树,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皇帝不可能让那些人随随便便就把树带走。那些番邦人买树可以,他们就只能把树种在大清朝。